臭氧機的臭氧克數怎么計算,怎么算出臭氧有多少克(中辰臭氧官方分享)
臭氧發生器臭氧濃度、產量的測量和計算方法
本附錄適用于以電為能源臭氧發生器的臭氧濃度、產量的測定,采用CJ/T3028.2-94的方法。
A.1 臭氧濃度的測定:
A.1.1 原理:臭氧(O3)是一種強氧化劑,與碘化鉀(KI)水溶液反應可游離出碘,在取樣結束并對溶液酸化后,用0.1000mol/L硫代硫酸鈉(Na2S2O3)標準溶液并以淀粉溶液為指示劑對游離碘進行滴定,根據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的消耗量計算臭氧量,其反應式為:
O3+2KI+H2O O2+I2+2KOH
I2+2Na2S2O3 2NaI+Na2S4O6
A.1.2 試劑:
A.1.2.1 碘化鉀溶液(20%):溶解200g碘化鉀(分析純)于1000ml煮沸后冷卻的蒸餾水中,用棕色瓶保存于冰箱中,至少儲存一天后再用。
A.1.2.2 1:5硫酸溶液:量取濃硫酸(p=1.84;分析純)溶于5倍體積的蒸餾水中。
A.1.2.3 0.1000mol/L硫代硫酸鈉(Na2S2O3·H2O)標準溶液:
用分析天平準確稱取24.817g硫代硫酸鈉(分析純)用新煮沸冷卻的蒸餾水定溶于1000ml的容量瓶中,或稱取25g硫代硫酸鈉(分析純)溶于1000ml新煮沸冷卻的蒸餾水中,此溶液硫代硫酸鈉濃度約為0.1mol/L,再加入0.2g碳酸鈉(Na2 CO3)或5ml三氯甲烷(CHCl3);標定調整濃度到0.1000mol/L,,貯于棕色瓶中,儲存的時間過長時,使用前需重新標定。
A.1.2.4 淀粉溶液:稱取1g可溶性淀粉,用冷水調成懸浮漿,然后加入約80ml煮沸水中,邊加邊攪拌,稀釋至100ml,煮沸幾分鐘后放置沉淀過夜,取上清液使用,如需較長時間保存可加入1.25g水楊酸或0.4g氯化鋅。
A.1.3 試驗儀器、設備及其要求
A.1.3.1 三角洗瓶500ml(吸收瓶)。
A.1.3.2 滴定管50ml,宜用精密滴點管。
A.1.3.3 濕式氣體流量計,容量5L。
A.1.3.4 量筒20ml,500ml各一只。
A.1.3.5 刻度吸管(吸量管)10ml
A.1.3.6 容量瓶100ml。
A.1.3.7 聚乙烯或聚氯乙烯軟管,用于輸送含臭氧氣體,不可使用橡膠管。
A.1.4 實驗程序:
量取20ml的碘化鉀溶液,倒入500ml吸收瓶中,再加入350ml蒸餾水,待臭氧發生器運行穩定后于臭氧氣體出口處取樣,先通入吸收瓶對臭氧進行吸收后再通過濕式氣體流量計對氣體計量,氣體通過量為2000ml(時間控制在4min左右)停止取樣后立即加入5ml(1+5)硫酸溶液(使pH值降至2.0以下)并搖勻,靜置5min,用0.1000mol/L的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滴定,待溶液呈淺黃色時加入淀粉溶液
GB ××××-××××
幾滴(約1ml),繼續小心迅速地滴定到顏色消失為止,記錄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用量。
A.1.5 臭氧濃度的計算
式中CO3 臭氧濃度mg/L
ANa 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用量ml
B 硫代硫酸鈉溶液濃度mol/L
V0 臭氧化氣體取樣體積ml
臭氧濃度等于3mg/L時,此測試結果的精密度在1%以內。
A.2 臭氧產量的測定
A.2.1 原理:臭氧濃度數值與進入臭氧發生器總氣體量數值和的乘積即為產量。
A.2.2 設備、儀器及對其要求
壓力表:1.5級 氣體轉子流量計:工業級
A.2.3 氣體流量的修正計算
流量計使用時被測氣體的溫度、壓力,往往與流量計分度標定時有所不同。因此,使用時讀數的流量顯示值,常常不是流經流量計氣體的真實反映,必須予以修正。其公式如下:
m3/h或L/h
式中:QN 標準狀態下,氣體實際流量m3/h或L/h;
QS 測量(試驗)狀態下,氣體在儀表中的顯示流量M3/h或L/h;
PS 測量(試驗)狀態下,氣體的壓力:Pa;
TN 儀表標定時的絕對溫度。(273.15+2)K;
TS 測量(試驗)狀態下,氣體的溫度 K;
PN 儀表標定狀態時的絕對壓力(一個標準大氣壓1.01325×105Pa)
A.2.4 臭氧產量的計算:
DO3=CO3·QN(g或mg)
式中 DO3 臭氧產量g或mg
注:本標準可同時對臭氧發生器所耗電能進行測量。
1. 原理:臭氧發生器實測消耗電功率與單位臭氧產量之比為電耗。
2. 設備、儀器
電壓表(伏特表) 0.5級
電流表(安培表) 0.5級
功率表(瓦特表) 0.5級
靜電高電壓表 1.5級
電度表 2.0級
3.電耗計算:以功率表測得數值或電度表單位時間內記錄累積數值與單位時間內臭氧產量之比即為電耗。公式如下:
以上資料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電話或者微信交流,中辰臭氧龐工 13432052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