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臭氧發生器的發展趨勢
來源:本站日期:2019/8/1 瀏覽:0
隨著我國經濟的調整發展,環保意識的增加和人們對臭氧認識水平的提高,不同行業對工業用大型臭氧發生器的需求將逐步增加。中國臭氧技術走過了幾十年的風雨歷程,近年來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和進步,應用領域不斷拓展,市場需求量不斷擴大。由于本文所涉及的內容時間跨度較大,難免有疏漏之處,希望各位專家提出建議、批評或提供更詳盡的資料,以便我們進一步修改和整理。
中國臭氧技術走過了幾十年的風雨歷程,近年來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和進步,應用領域不斷拓展,市場需求量不斷擴大,達到了近幾十年來的最高峰。這是我國從事臭氧技術與應用研究的幾代人共同努力的結果,飲水思源,為了記住為我國臭氧行業作出巨大貢獻的老一輩專家、學者,為了臭氧界同仁更詳盡的了解我國臭氧技術的發展歷程和現狀,為了激勵我國新一代從事臭氧行業人員能夠開拓進取,我們撰寫該篇文章,供大家借鑒和參考。
目前國內企業所面臨的問題不是工業用大型臭氧發生器有沒有市場,而是有沒有能力生產更大規格臭氧設備,性能和技術指標能不能滿足用戶的需要。以自來水行業為例,目前在國內使用的進口臭氧發生器單機產量都在10kg/h以上,正在籌建之中的廣州水廠、深圳山廠廣州消毒機,臭氧機的需求量分別為140kg/h和90kg/h,要求單機產量都在30kg/h以上,這使我們國內的生產企業望塵莫及。由此可以看出,我國自來水行業不僅對臭氧的需求量大,而且應用臭氧也僅僅是個開端,隨著國家對自來水水質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和人們健康意識的逐步提高,先進的臭氧+生活活性炭工藝必將代替傳統的水處理工藝臭氧消毒機,不同規格的大型臭氧發生器都將面臨巨大的市場需求,希望各生產企業能加快科研的步伐,把握市場機遇。
我國臭氧技術起步較晚,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才開始進行研究及開發應用,并在八十年代能生產出單機產量為1kg/h的工頻臭氧發生器。雖然當時的條件比較艱苦,工業基礎也相對落后,但這是我國在研制大型臭氧設備方面發展比較快的一個歷史時期。
在其后的十多年中,隨著我國在瓶裝水及桶裝水生產中強制使用臭氧消毒政策的出臺,以及一些家用臭氧空氣消毒產品的推廣應用,對整個臭氧行業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一些生產臭氧發生器及相關產品的企業如雨后春筍般的出現,中小型臭氧發生器及空氣消毒產品在技術和性能上也日趨完善。盡管這段時期臭氧及應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和了解,應用領域不斷拓展,但是,國產大型臭氧發生器在技術上卻沒有明顯的進步,還是以工頻放電為主,尤其在單機產量上沒有突破,直至目前,仍沒有1kg/h以上的工頻臭氧發生器在實際運行當中,這與我國工業目前對大型臭氧設備的巨大需求甚不相符。
國內大型工頻臭氧發生器所存在的問題如下:
1.工頻放電,效率低、耗電大。國產工頻臭氧發生器的放電頻率為50Hz,僅靠升高電壓來提高臭氧產量,大部分電能轉化為熱能。每公斤臭氧的電耗一般都在20kw以上,不少運行的設備產生一公斤臭氧的功率在25kw-29kw,這與國家倡導節能政策和企業降低費用顯得格格不入。
2.臭氧濃度低、氣體流量大。大型工頻臭氧發生器的臭氧濃度較低,一般為8-12mg/h(空氣源),這樣在某些應用領域,其濃度滿足不了生產應用的需求。氧氣源的臭氧濃度也只能在15-25mg/h之間,且常因玻璃介質管內涂有石墨,在使用氧氣源過程中會出現著火現象。工頻放電發熱較大,為冷卻玻璃介質管、降低臭氧出氣溫度,氣體流量一般在50-140m3/h之間,為國外同類產品的3-4倍,使空氣壓縮機的能耗增加。
3.放電介質易損壞,維護周期短。工頻臭氧發生器采用玻璃管作為放電介質,以玻璃管內涂石墨層作為高壓電極,石墨涂層在放電過程中遇熱造成粘接強度下降,易脫落;同時玻璃介質管(擊穿電壓在16kv左右)在13kv左右(接近其擊穿電壓)的高壓下工作,易被擊穿。這樣,石墨涂層玻璃介質管在工作兩個月后,便出現玻璃管爆裂、高壓擊穿及石墨脫落等現象,需經常進行拆卸、更換。維修工作量大,降低了生產效率。
4.產品規格小,設備體積大。玻璃介電體材料由于其耐擊穿強度、介質常數、介質損耗等性能的限制,臭氧產量、濃度都提高不大;其次,國內缺乏對臭氧專用大功率高壓變壓器的研制,限制了大型臭氧發生器的產量;由于效率較低,則設備體積相對較大。因此國產工頻臭氧發生器的臭氧產量多為1kg/h,使某些領域需要幾十公斤甚至上百公斤臭氧的企業在選擇和使用上面臨極大困難和不便。
5.自動化程度低。設備的控制、檢測、監測、保護水平低下。
國內市場需求前景廣闊: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環保意識的增強和人們對臭氧認識水平的提高,不同行業對工業用大型臭氧發生器的需求將逐步增加。目前國內企業所面臨的問題不是工業用大型臭氧發生器有沒有市場,而是有沒有能力生產更大規格臭氧設備,性能和技術指標能不能滿足用戶的需要。
以自來水行業為例,目前在國內使用的進口臭氧放生器單機產量都在10kg/h以上,正在籌建之中的廣州南州水廠、深圳畢架山水廠,臭氧的需求量分別為140kg/h和90kg/h,要求單機產量都在30kg/h以上,這使我們國內的生產企業望塵莫及。由此可以看出,我國自來水行業不僅對臭氧的需求量的大,而且應用臭氧也僅僅是個開端,隨著國家對自來水水質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和人們健康意識的逐步提高,先進的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藝必將代替傳統的水處理工藝,不同規格的大型臭氧放生器都將面臨巨大的市場需求,希望各生產企業能加快科研的步伐,把握住市場機遇。
另外,國內的污水處理、中水回用、香料合成及化工氧化等領域,對大型臭氧放生器的需求量也與日俱增,一般規格在1-10kg/h,國內生產企業應以次為臺階,在三兩年內生產出更大產量的臭氧放生器(10-30kg/h),才能與進口設備相抗衡。
在過去幾十年中,我國的臭氧技術一直在比較封閉的環境下和自我摸索中發展,技術上相對保守,形成的思路難以改變。但面對國內外臭氧放生器的現狀和發展趨勢,以及加入 WTO 后國外臭氧設備進軍我國自來水行業市場,固有的觀念必須改變,清醒的認識到與國外臭氧技術的巨大差距,增強憂患意識,加大科研力度、作好基礎性工作。應從使用新材料、采用新工藝、學習新技術、拓展新領域等多方面入手,并引進年輕的、高學歷的人才加入到臭氧行業當中。希望我國臭氧行業的整體水平能夠提高,從原有的手工作坊設備向現代化工業裝備方向發展,從原有的概念宣傳向數據規范、科學應用方面發展,從原來的追求短期效應向市場規范、行業自律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