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覆膜復合處理技術怎么配臭氧 薄膜覆膜復合處理技術怎么配臭氧 廣東中辰臭氧設備有限公司專業從事臭氧行業18年。
一、塑料薄膜的印前處理
2.臭氧薄膜處理工作原理
現在人們普遍了解的大氣臭氧層,是阻擋太陽紫外線的天然屏障,它是由太陽光的一種特定波長光譜的光照射后產生的,雷雨過后人們會呼吸到一種特殊的清新味道,實際就是空氣中臭氧濃度提高(一般在0.04PPM左右)容易被人們察覺,臭氧濃度之所以提高,是因為閃電(高壓發電)電離空氣中的氧氣形成臭氧,森林中、旅游地帶空氣格外清新,是因為植物在吸收CO2過程中制造了[O],氧原子在形成過程中,部分形成O2(我們呼吸的氧氣)一部分O3(臭氧)正是自然界中無處不在的臭氧和太陽光中的紫外線在控制著細菌的生存平衡,保護著人類健康。
人類通過對臭氧的研究發現,臭氧具有不穩定特性和很強的氧化能力。臭氧是由一個氧分子(O2)攜帶一個氧原子(O)組成,所以他是氧氣的同素異形體。臭氧和氧氣的不同之處見下表:
表一 氧氣和臭氧的主要性質
分子式 |
O2 |
O3 |
分子量 |
32 |
48 |
氣味 |
無 |
魚腥味 |
顏色 |
無 |
淡藍色 |
1大氣壓,0℃時溶解度(ml/L水) |
49.1 |
640 |
穩定性 |
穩定 |
易分解 |
1大氣壓,0℃時溶解度(g/L) |
1.429 |
2.144 |
表一,可看出,與氧氣相比,臭氧比重大、有味、有色、易溶于水、易分解。由于臭氧(O3)是由氧分子攜帶一個氧原子組成,決定了它只是一種暫存形態,攜帶的氧原子除氧化用掉外,剩余的有組合為氧氣(O2)進入穩定狀態。臭氧是一種氧化性非常強的物質,其氧化還原電位僅次于F2 。利用它的氧化性,可以在較短時間內破壞細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生物結構,使之失去生存能力。所以臭氧工作中沒有二次污染產生,給人類的環保需求,這是臭氧技術應用的最大優越性。 臭氧的應用主要在人為的滅菌消毒。這主要是臭氧有很強的氧化能力,氧原子可以氧化細菌的細胞壁,直至穿透細胞壁與其體內的不飽和鍵化合而奪取細菌生命,它的作用是即刻完成的,臭氧的迅速滅菌效果決定于它的高還原電位,表二、列出了消毒物質還原電位與臭氧的比較。
表二 氧化還原電位比較
名稱 |
分子式 |
標準電極電位(伏) |
臭氧 |
O3 |
2.07 |
過氧化氫(雙氧水) |
H2 O2 |
1.78 |
高錳酸離子 |
MnO4 |
1.67 |
氯 |
CL2 |
1.36 |
二氧化氯 |
CL O2 |
1.50 |
3.臭氧薄膜處理流程
優質的電暈放電法—臭氧系統,是由1臺臭氧發生器,由1臺無油空氣壓縮機、1臺氧氣發生器系統,1套空氣過濾系統及冷干系統組成。
整體系統組成見《見下圖》。
臭氧薄膜復合復合槍圖:
潔凈空氣由無油空壓機輸出,壓縮空氣經主管到普通過濾后,經過普通精密過濾器,由流量計和壓力變送器檢測壓縮空氣的流量和供氣壓力,經吸附式干燥機進行深度除水,再經除油水過濾后進入,使氣源露點達到要求的5--10℃,再經除塵過濾器使粉塵顆粒度小于1μm,成為合格的原料氣源(達到食品級衛生許可要求)。
合格的原料氣源經減壓閥進入氧氣發生器,通過變壓吸附法分離器把多余氮氣排除留下剩余氧氣,讓氧氣濃度達到90%以上才釋放輸出,,從而獲取符合醫用標準的高濃度氧氣。后在輸入到臭氧發生器中,在臭氧發生器的高頻高壓電場內,氧氣(O2)轉換臭氧(O3),產品氣體為臭氧化氣體,經流量、壓力調節閥調節和渦街流量計、壓力變送器及溫度變送器檢測流量、壓力、溫度,以及臭氧監控儀檢測臭氧濃度后,臭氧發生器所產生的臭氧經渦街流量計和總管壓力變送器檢測總流量及壓力后進入水冷卻臭氧復合管。臭氧復合管采用多孔噴射技術讓臭氧直接與薄膜接觸氧化,從而大大提高了薄膜的粘合度。
預涂膜運用臭氧
塑料預涂膜印前處理快速氧化薄膜提高表面張力
塑料薄膜表面處理介紹:
塑料薄膜在包裝領域的應用最為廣泛。塑料薄膜可用于食品包裝、電器產品包裝、日用品包裝、服裝包裝等等。
一般采用凹版印刷、柔性版印刷以及絲網印刷等工藝,通常在印刷后還要進行復合加工,以達到良好的使用效果。它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對塑料薄膜都要進行彩色印刷,而作為食品包裝還要進行多層復合或真空鍍鋁等工藝操作。因此,要求塑料薄膜表面自由能要高、濕張力要大,以有利于印刷油墨、粘合劑或鍍鋁層與塑料薄膜的牢固粘合;在塑料薄膜生產卷取和高速包裝過程中,則要求薄膜表面有一定的摩擦性能防止薄膜粘連或打滑;在用于電器、電子產品等包裝時,則要求薄膜具有一定的防靜電性能等等。
塑料薄膜的表面張力取決于塑料薄膜表面自由能大小,而薄膜表面能又取決于薄膜材料本身的分子結構。多數塑料薄膜如聚烯烴薄膜(LDPE、HDPE、LLDPE、PP)屬非極性聚合物,其表面自由能小,表面濕張力較低,一般為30達因/厘米左右。
理論上講,若物體的表面張力低于33達因/厘米,普通的油墨或粘合劑就無法附著牢固,因此必須對其表面處理。聚酯類(PET、PBT、PEN、PETG)是屬于極性高分子,其表面自由能較高,表面濕張力在40達因/厘米以上。但是對于高速彩色印刷或為增加真空鍍鋁層與BOPET薄膜表面之間的結合力,也還需要對BOPET薄膜進行表面處理,以進一步提高其表面濕張力。
塑料薄膜表面處理最常采用的是電暈處理法,通過放電,使兩極之間的氧氣電離,產生臭氧。臭氧是一種強氧化劑,可以立即氧化塑料薄膜表面分子,使其由非極性轉化為極性,表面張力提高。普通的電暈機,是通過火花來產生臭氧,采取的是外部放電,臭氧產量低,采用管式臭氧發生管放電,臭氧的濃度高濃度可以達70-100mg/L,大大提高臭氧的利用率,從而提高薄膜的粘合度。電子沖擊后,使薄膜表面產生微凹密集孔穴,使塑料表面粗化,增大表面活性。
在它們的共同作用下,使塑料薄膜表面產生活化、表面能增加。通過電暈處理可使聚烯烴薄膜的濕張力提高到38達因/厘米;可使聚酯薄膜的表面濕張力達到52-56達因/厘米以上。